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在此間舉行的2014年度煤炭交易大會上傳來消息,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現貨交易平臺結算的貨款金額已突破1000億元,參與結算的交易商達1041戶,覆蓋主要煤炭生產、經營和消費企業。過去十余年間,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作為基礎能源材料的煤炭市場需求大增,煤炭行業也經歷了高增長、高盈利的黃金十年。過去,煤炭交易缺少市場運作,主要靠政府主導。一位山西地方國有煤企負責人這樣表示。
他又稱,中國煤炭產銷量的增速與GDP的增速保持同樣的態勢,未來一段時間,雖然經濟增速趨緩,但在城市化,信息化、工業化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費會不斷加大,所以能源需求保持平穩增長。中國神華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張廣軍稱,2013年中國煤炭進口量可能要達到3億噸,全球煤炭貿易量的比例接近25%,中國煤炭市場向海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張廣軍指出,隨著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中國未來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將大力提升能源需求,未來很長的一個時期,中國煤炭消費將以3%這個速度增長,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此外,他強調,中國煤炭能源消費70%的這個比例,始終在支撐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
西南地質經濟信息網2013年局長峰會暨學術年會日前在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召開,西南地區地礦、地調、有色、煤田、建材、核工業等16個地勘行業單位的局、隊、院、中心領導及代表70余人出席。會上,各單位領導介紹了本單位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強化管理、拓展經營、不斷推進地勘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戰略舉措,深入交流探討了西南地區地勘行業推進改革發展的深層問題,同時對進一步加強西南地質經濟信息網建設、豐富活動方式等給予了前瞻性指導,提出了新的期望與要求。西南地經網各網員單位同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地勘單位。
據悉,干熱巖是一種普遍埋藏于地表下2000米~6000米深處,基本不含水、水蒸汽或其他流體的巖體,溫度在150℃~650℃之間,屬于地熱資源之一。根據江西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查研究院提交的《江西省東部地區干熱巖資源調查評價》設計規劃,該項目工作區位于遂川-樂安-撫州-余江-貴溪-弋陽一線東南,項目實施周期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西省東部地區干熱巖資源調查評價項目日前被江西省能源局正式批準為新能源發展示范項目。發達國家對干熱巖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并已成功實現干熱巖發電。我國對于干熱巖的研究尚屬于起步階段。江西省煤田地質局地質勘查研究院將通過綜合運用地質調查、鉆探、物探、分析測
大慶油田測試分公司與專業技術部門通過井下分段流量測量、井溫變化及流體取樣情況分析,對分段產出狀況以及管外其他情況進行分析解釋,為這項技術進入實際應用奠定了基礎。這個分公司科研人員拓寬技術適用范圍,將管柱輸送存儲式儀器產出狀況測試技術應用于水平井堵水治理中,為提升水平井單井產量提供了技術支持。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大慶測試分公司研發中心科研人員開展了管柱輸送存儲式儀器產出狀況測試技術的科研攻關。據悉,大慶油田水平井地下水平段長度一般在200米至700米之間。
11月21日,裝載5.9萬噸液化天然氣(LNG)的安海角號靠泊天津LNG項目FSRU(浮式儲存氣化裝置)專用碼頭,國內首個浮式LNG項目正式開始試供氣。一期工程由FSRU、碼頭工程、管線工程、接收站工程和儲罐工程組成,巨輪安海角作為浮式儲存氣化裝置,將長期靠泊在碼頭,發揮對LNG進行氣化和儲存的功能,并與陸地配套工程連為一體,通過外輸管線實現向天津地區快速供氣。中國海油天津LNG項目首次將浮式LNG技術引入中國,項目一期規模為220萬噸/年,折合天然氣30億立方米。
27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加大細顆粒物(PM2.5)治理力度,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同時,要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兩年平均降幅高1.03個百分點,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節能減排進度滯后、存在前松后緊趨勢的地區,要重新調整今后3年的年度目標并進行相關工作部署。今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為3.7%以上。落實居民用電階梯和價格,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
主要分類依據是軌道數據,北美防空司令部發布衛星在軌數據,從中可以推測出衛星的一些情況,軌道近似的衛星,有可能是同一類衛星。另一個系列是一箭三星發射的光學小衛星,每組三顆,多組成網運行。同型遙感衛星十二號,2011年11月發射。一箭三星組網發射,光學衛星。攜帶長春光機所離軸三反高分辨率光學系統。分辨率5米。
從煤炭開采企業的角度看,資源稅改革目標實現路徑是這樣的:提高煤炭資源稅稅負煤炭開采企業自行消化較多的稅負努力降低生產成本保持盈利水平提高煤炭資源開采效率(達到煤炭資源稅改革目標)。由此可見,對煤炭開采企業而言,煤炭資源稅改革目標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增加的資源稅稅負究竟有多少由開采企業自行消化,有多少向下游轉移。據統計,煤炭行業現行各種稅費總計已經占到該行業收入的2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達到35%,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很多稅已經嚴重地費化。當資源稅稅負提高時,煤炭開采企業往往面臨完全自行消化、完全轉嫁給使用者和部分自行消化、部分轉嫁給使用者三種選擇。
隨著電力裝機容量的不斷擴大,全國聯網的推進,新能源開發力度的加大,電網的安全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將變得尤為重要。同時,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行動計劃》提出: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氣應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三是全年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